真金白银花样“留人”“逆向招工”提前破局******
春节将至,一场没有硝烟的“招人”“留人”大战已在佛山企业悄然打响。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春节前多家佛企纷纷发放坚守岗位奖、返职补贴、路费补贴等稳岗礼包,用真金白银留人留工。更有佛企已率先跨省“逆向招工”,提前打响了招工“第一枪”。春节后,过百场现场招聘将在佛山紧锣密鼓地开展,预计对外发布超2万个就业岗位。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嘉敏 通讯员麦恺文
订单排到4月
多家佛企率先跨省“逆向招工”
新年伊始,总部位于佛山顺德的家电企业格兰仕开启了“开年就是冲刺”的模式,目前该公司的外贸订单已经排到了4月份。其中,微蒸烤产品、洗碗机等健康家电产品依然是订单主力,带空气炸功能型的微波炉也成为订单的新增长点。
为了确保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保障高效供应,在今年春节更大规模的工人“返乡潮”到来之际,2022年12月,格兰仕率先在全国“逆向招工”,参与广东人社部门组织的招聘活动,奔赴广西贺州跨省区对接用工,同时也在茂名、肇庆等地开启前期招聘宣传活动,提前打响招工“第一枪”。
“为了让更多务工人员及时、 全面了解企业信息,我们的招聘专项工作组直接下沉到乡镇一级,在广西劳务输出密集区域展开招聘宣传,形式包括与当地村委建群联动、招聘宣讲,由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一对一解答。”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春节后,格兰仕还将全面启动2023年大招聘工作,面向社会推出数十种技工岗位,首批计划招收5300人。
多家佛山企业也纷纷“抢跑”起来,提前为春节前后生产经营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2022年12月30日在佛山举行的助企纾困专场招聘会上,27家企业共提供了4559个岗位,涵盖一线普工、装配技工、测试工程师等岗位,共吸引了10190名求职者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应聘。
紧接着,1月11日-14日,佛山人社部门抢抓节前务工人员的返乡时点,组织三家用工体量大的佛山企业到甘肃省陇南市参加现场招聘活动,提供冲压工、丝印工、压铸工、装配工等岗位,招聘人数超1200人。现场有130名务工人员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有参会企业表示,这些节前招聘活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节后招工难题。
“稳岗留工”礼包
佛企“用薪”也“用心”
在“逆向招工”的同时,佛企更是想方设法“留人留工”。
提升薪资和个人成长空间,是企业提升人员留岗率的不二法宝。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LED及其应用产品的企业,该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刘静宇告诉记者:“作为制造业,在2022年大环境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不断完善薪酬增长机制,福利待遇有所提升,并发放了年终奖。”同时,企业打通职业发展渠道,让员工在职业发展上有“盼头”。得益于一系列组合拳,刘静宇透露,目前公司约有4000名员工,预计春节后的返岗率会比较高。
春节“稳岗留工”,佛企“用薪”也“用心”。记者了解到,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东菱智慧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佛山重点企业,纷纷发放如带人补贴、路费补贴、返职补贴、夫妻住房补贴、坚守岗位奖、准时到岗奖等多个稳岗礼包,用真金白银提前留人留工,努力形成“老乡带老乡”的稳岗机制,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促成企业与员工的“双向奔赴”。
其中,有顺德企业对春节留守的7-8级员工提供福利:除夕到年初三将安排班车送员工往返顺德大良购物、游玩,除夕到年初三留守员工还可在公司饭堂免费就餐。为了鼓励员工节后返职,该企业还将对春节后正式开工三天内返职的7-8级员工给予返职补贴,并对1月26日-3月5日期间返职和入职的老员工和新员工补贴车费200元/人(需返职/在职满1个月)。
此外,佛山市总工会已全面启动“情暖劳动者·喜粤过大年”新春系列活动,送出4500份“年夜饭”礼包、近6000份年货慰问包。其中,暖心“年夜饭”礼包用于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企业异地务工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医务工作者等。
节后“重头戏”
佛山全市集中开展过百场现场招聘
“重头戏”还在春节后。据悉,为保障异地务工人员顺利返岗,佛山人社部门将学习借鉴往年好经验、好做法,提供“点对点,一站式”劳务协作地区务工人员免费接送服务,省市两级预计组织专列(车)不少于10班(次)。
节后招聘会更是重中之重。春节后,佛山人社部门将集中开展100余场现场招聘活动,10场直播带岗系列活动,对外发布超2万个就业岗位。
目前,佛山人社部门已在佛山人才网上线“春节企业用工服务专题页”,广泛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将为重点企业、重点群体等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招聘活动。招聘形式也将与时俱进,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本地招聘和外地招聘相结合,为重点企业提供直播带岗、专人对接等服务,多种形式满足企业的招聘需求。
在节后用工高峰期,佛山人社部门还将组织企业“走出去”帮助解决用工问题,统筹五区奔赴黔东南州、广西、云浮等劳务协作地开展系列招聘活动,重点吸纳生产一线工人。
“我们的订单情况还不错,年后将会到黔东南州,在当地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开展招聘,计划招700-800名一线技术工人。”刘静宇表示,除了现场招聘,公司还鼓励老员工内推新员工,并设立了具有吸引力的推荐奖。“与很多公司只发给老员工不同,我们对新老员工都有奖励,加起来最高可达2500元。”
破解“用工难”
校企共育技能人才
岁末年初,既有企业“招工难”,也有求职者感叹“找工难”,这背后是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错位。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佛山,解决这一矛盾显得尤为急切。
近日出炉的2022年四季度“佛聘发布”报告显示,从求职者文化程度的供求来看,职高/技校/中专学历求职者的求人倍率最高,达到了2.26,反映了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
佛山群志光电有限公司正是对技能人才求贤若渴的企业之一。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我们在佛山形成了智能制造的生态体系,对机电类、自动化、数控类、工业机器人等专业的技能人才需求非常大。”
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有助于院校培育更适销对路的技能人才,破解部分企业用人短缺的困局。对此,刘静宇表示,国星光电较早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方面开展了探索,目前效果显著,不少研发岗位人才就是从大专院校招聘进来的。
同样重视技能人才培养的还有格兰仕。通过协同培养、名企跟岗、现代学徒制、格兰仕订单班等人才培养项目,格兰仕展开了多元化的校企合作,积极融入教学与管理工作,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最优资源保障,提升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时效性。2022年,共有1946个技校实习生在格兰仕接受了体系化的技工职业教育与实践培训。
截至2022年底,佛山全市拥有接近120万技能人才。佛山正从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持续推动技能人才精准培养,加快建立从技校生到产业工人再到技术领军人才的成长成才梯队,为推进“制造业当家”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谢里:深度推进能源革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能源安全、科技自立自强、斗争精神、青年培养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谢里:深度推进能源革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湖南大学“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谢里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源局势将更加错综复杂,我国应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深度推进能源革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一是全方位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对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这两类能源要素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调剂余缺,稳固拓展与已开展能源贸易国家的互联互通。二是宽领域增强能源消费安全,改变粗放的能源消费方式促使能源集约化利用;对人民群众进行正确管理能源的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形成能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管理习惯。三是多维度开展能源技术创新,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能源技术创新的赋能作用,促进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四是系统化构建能源治理体系,不断激发能源企业的活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好地激励能源市场主体自觉履行国家战略,承担社会责任。五是深层次加强国际能源合作,通过参与建设共同受益的国际能源合作组织,积极构建有利于世界各国能源公平合作的规则,积极融入全球能源产业价值链的垂直和水平分工体系。
摘编自《光明日报》
【彭绪庶:探索有效路径,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彭绪庶指出,总体来看,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条件基本具备。立足新发展阶段,需要制定更精准、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探索有效路径,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一,完善战略性、全局性和系统性创新布局,既要立足当前,着力攻关和破解制约发展的“卡脖子”技术等紧迫问题,也要着眼长远,找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现更多重大突破的路径。其二,为科技攻关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空间布局,加强投入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重大科技任务的攻坚能力。其三,在科技体制改革“深水区”加力攻坚,在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等方面下真功夫,完善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评价制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其四,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既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从科学研究到开发研究再到应用的链条,同时也要强化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等的深度融合。其五,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全方位、多角度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路径新模式。
摘编自《经济日报》
【覃辉银:永葆斗争精神,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覃辉银指出,当前,“四大考验”仍然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四种危险”仍然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同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作斗争,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是同政治不纯作斗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与在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模糊动摇,罔顾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及阳奉阴违、欺上瞒下、做“两面人”、拉帮结派等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二是同错误观念作斗争,提高政治引领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鲜明地与各种诋毁马克思主义、质疑和否定改革开放、歪曲和模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点、歪曲和否定党的领导地位的错误思想言论作斗争。三是同功能弱化作斗争,提高组织战斗力,严明党的纪律,与党性修养缺失、纪律松弛、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作斗争。四是同歪风邪气作斗争,提高自我净化能力,加强作风建设,着力正风肃纪,与脱离群众、损害人民利益的特权思想和行为作斗争。五是同腐败行为作斗争,提高约束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健全反腐败斗争的责任体系,有效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问题。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匡琳、刘晓泉:新时代好青年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匡琳、刘晓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我们要积极发挥共青团的政治学校作用,引领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力量。一方面,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引导青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内容、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另一方面,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从思想上引领广大青年坚定实现民族复兴之志,从行动上组织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于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同时,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立身之本,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坚持青年运动和工作的正确方向;勇于自我革命,紧跟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坚持真理、敢于自省,不断保持和增强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此外,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引领广大青年做信念坚定、敢于斗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崇德向善的模范,激励广大青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